作為一名碳纖維生產工藝工程師,聽到最多的建議就是要多去現場看看,要了解設備構造,要及時關注碳纖維質量指標……面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,如何及時找到原因并解決問題,多去現場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。
用腦—發(fā)現問題,務求工作實效
在日常工作中,如果僅局限于數據統(tǒng)計、專業(yè)知識學習、周報月報、參與生產會、項目攻關會等工作,積累更多的是工作臺賬和別人的經驗,對于生產過程和問題本質的認識并不全面,自己的專業(yè)能力也無法得到很大提高。因此,要想摸清楚問題的本質原因,多去現場調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。去現場看什么、怎么看,可能困擾著很多缺乏經驗的工程師。碳纖維生產現場負責人說,碳纖維工藝調整的本質就是為了提升產品品質,滿足客戶需求。去現場看時要牢牢把握本質需求,當發(fā)現指標或運行偏離正常時,要帶著問題去現場,通過對比設備和工藝等方面的差異,結合人機料法環(huán)測等因素做到“一看、二問、三思、四做”,去現場看的目的就達到了,通過不斷積累現場經驗,并舉一反三,就能夠逐漸形成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方案。因此,學會去現場看差異,找原因,想對策對工程師的快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。
用心—分析問題,積極建言獻策
生產不是做實驗,生產過程中的不定性因素要比實驗線復雜的多,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(huán)、測等各種因素都可能影響產品品質。作為一名工程師,要及時關注生產運行狀況,關注設備運行狀態(tài)等。要進行日常巡檢,了解基本狀況,針對存在的問題,要主動思考該問題的影響因素,并帶著問題去現場,從設備和工藝多角度了解影響因素,從問題逐步尋找原因。比如,針對設備出現的問題,要關注設備運行狀態(tài)、前后道工序,從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逐步尋找原因。在改善過程中,只要有設備或工藝方面的變化,就要及時去現場了解運行狀況,不斷驗證工藝參數調整是否有效。若調整無效或更差,要及時止損,恢復狀態(tài),思考其他解決方案。
用力—解決問題,敢于勇挑重擔
專業(yè)水平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積累并逐步驗證的過程。作為一名工程師,不論是“通過實踐而發(fā)現真理”,還是“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(fā)展真理”,都離不開對生產現場的深入了解和對比分析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長期堅持帶著問題去現場,關注生產狀態(tài),認識問題本質,必定大有裨益。習近平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,要提升實踐能力,發(fā)揚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優(yōu)良學風,全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(zhàn)略的實踐要求,增強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、服務群眾、防范化解風險本領,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(yǎng)成,著力增強防風險、迎挑戰(zhàn)、抗打壓能力,及時填知識空白、補素質短板、強能力弱項,不斷提高專業(yè)化水平。作為新時代工程師,我們要腳踏實地,埋頭苦干,不馳于空想,不騖于虛聲;要篤實好學,尊重實際,不違背規(guī)律,不盲目蠻干;要求真務實,注重實效,不做表面文章,不耍花拳繡腿。真正做到與生產實踐相結合,用理論指導實踐,不斷從生產中增長才干,努力成為獨當一面的恒神人。